闽南客家话翻译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客家话 
                    客家话又称客话、客语(其余称呼见此),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1。广泛使用于中國大陆南方、台湾、港澳、海外華人社區。客家话历史悠久,但定名为客家话,是19世纪的事情。语言学上客家话的代表语言是广东梅县话,近年来台湾四县话和广东惠阳话也颇为强势。客家话(Hakka)
                    语言学简称: 
                    >主要使用地区:中國大陸、台湾、港澳、 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东南亚、其它华人社区 
                    >中國大陆分布:广东、江西、福建、广西、川渝、湖南、海南、浙南等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陆主要分布(使用人口):广东(2100万)江西(1250万)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福建(500万)广西(500万)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湾分布:资料待补充 
                      使用人口:6千萬以上 
                    語系: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語族: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語種:漢藏語系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汉语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客家话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官方地位 
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为官方语言:无2 
                    > 
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音正字机构:中华民国行政院客家委员会 
                      (只限台湾,非强制性)3 
                      语言代码 
                      ISO639-1zh 
                      ISO639-2(B)chi 
                      ISO639-2(T)zho 
                      SILHAK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维基巴别代码zh-hakka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客家话简要介绍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属性和分布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客家话是汉族客家民系的母语,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,是汉语七大方言分布区域仅次于官话的第二大方言。与此同时,由于中国大陆的客家地区在行政上被分裂为八个省份,因此,客家话在中国北方的知名度反而远不如其它汉语方言(如粤语、闽语)高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称谓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客家话分布的地区很广,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谓,在广东的东部、北部和福建、江西被称为客话、客家话;在广东的西部和广西被称为涯话、麻介话、新民话;在湖南的一些地方被称为客姓话;在四川被称为土广东话。其中“客家话”是最通称的一个称谓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特殊作用:客家民系的认同标志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汉语七大方言中,客家话最独特的一点,是联结了大陆各省,乃至全球各华人地区的客家人的民系认同。客家人,无论在大陆的广东、四川,还是在台湾、马来西亚、印度,只要会说客家话,坚持客家人不忘祖宗言的特性,就会互相视为老乡、自家人。而不会说客家话,没有客家认同的人,即使有客家血统,一般也被视为客家后裔,而非客家人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客家话的这个特点,导致在客家人占多数的地区,其它族群往往学习客家话,以争取客家人的自家人认同。在台湾、马来西亚,政治人物学习客家话以期获得客家人的支持的现象,越来越常见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客家话与古汉语的关系 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般认为,客家话继承了较多古汉语的特性,如完整的入声韵尾。一般认为,客家话和中古汉语之间的乘袭关系较为明显。用客家话朗诵中古汉语的作品,如唐诗、宋词,韵律方面的吻合程度比普通话要高得多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客家话与兄弟语言的关系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于客家话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,因此与兄弟语言之间有着较多的相互影响。赣语是除客家话外最接近客家话的汉语方言。一般认为,在(古代)客家话的形成和发展中,客、赣有着发生学的关系。这就导致现代客家话和现代赣语在发音特点上有较大的接近。此外,由于客家地区与粤语区、闽语区、官话区等接壤,客家话与这些方言在词汇上有不少的共通之处。同时,客家地区在客家人到来之前往往有一定的少数民族存在,这些少数民族的语言(用词)也影响了客家话。如客家话表示“家”的“屋家(vukka)”,相传就是来自畲语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客家话代表音与客家方言 
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較典型且公認度較高的標準客家話是广东梅县話。 
                    客家话之间的互通性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客家方言内部有相似的一面,也有差异巨大的地方。包括梅县话、惠阳话、四县话等在内的75(以使用人口计)的客家话可以共通。这75的客家话也称为主流客家话,包括: 
                    广东梅州各县(除大埔县南部数镇外)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广东惠州各县、河源各县(除惠城和东江沿江部分地区外)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粤北大部分客家地区 
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西赣州南部各县(龙南等三南地区、安远、寻乌) 
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西赣州中北部部分县市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福建龙岩客家地区南部各县(永定、上杭、武平,以及连城南部,长汀南部)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广东珠三角、粤西;广西;海南的大多数客家话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川、重庆的大多数客家话 
                      港、澳客家话 
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多数台湾客家话 
                      绝大多数东南亚客家话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|